國一國寫佳作日記作文《採訪韋俊雲老師》_650字

  7月10日 星期日 雨
  今天是7月10日,經過昨天一天的休息調整,今日早起並無壓力。早上7點,我們「尋緣」團7人在學校正門口集合,坐51路轉32路。可惜,51路提早一站下錯車,32路坐反向了。最後乘到了一個荒蕪人煙的地方,只能滴滴打車去目的地。今天我們的活動安排是,再次前往定海福利院採訪韋俊雲老師。
  我們一到韋俊雲老師的房間,就受到了熱烈的歡迎,老師說:「我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和我交流舟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這些文化能夠傳承下去,不要流失了。」
  也許是因為已經是第二次見面的緣故,我們的採訪少了很多的拘束,一到就和韋老師聊上了。韋老師給我們講述了他小時候的故事。當時家裡貧困,父母咬牙供他讀完了初中。當時得知他學的是音樂,家裡人堅決反對,後又獲悉讀完大學後是當老師的才勉強同意。
  韋老師從事民間器樂的研究已有60多年,獲得很大成就。發表過《舟山鑼鼓 試探一個新樂種的形成和發展》等多篇論文;被評為第二批「浙江省優秀民間文藝人才」;參加了5次國際研討會,其中2次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辦。
  韋老師多年來一直致力於舟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和保護工作。早在50年代韋老師就提出了「要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時叫口頭文化)」的建議。當時韋老師還整理了一本「號子集」,收錄大量的民間樂曲,但未受到重視。韋老師覺得提出,現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走了彎路了。太重視形式了,勞民傷財,但是收效甚微。
  通過兩次和韋老師的交談,我覺得韋老師不僅僅是一個知識淵博,有鑽研精神的學者,還是一個有思想有追求,真正熱愛非物質文化的藝術家。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