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說過:“或靜止不動,或健步行走,或快速跳動,但不要猶豫不定。”那件事,就是我的猶豫釀成的惡果。
記得那是我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科學課上要觀察蝸牛,所以老師讓我們每人去找蝸牛。放學回家時,我正好看見一隻小蝸牛,背著又大又圓土褐色的殼,在草坪邊的磚頭上十分緩慢地爬,身後留下一道長長的絲帶。真是幸運,不費吹灰之力找到了一隻!
我快步走過去,不料被一位大概六年級的哥哥搶了先。他看見那只蝸牛,笑了笑,那個笑容,我至今記得清清楚楚,不懷好意,還有些陰險。我不知道他準備幹什麼,但還是不敢過去。那位大哥哥把腳伸到蝸牛身後。我覺得不對勁,準備阻止他,但一想:人家是高年級,可我這麼小,會不會被他打一頓呢?想著,我不由自主地把腳收了回來,在一邊觀察情況。
那個大哥哥的腳離小蝸牛越來越近。不好!他準備踩死那隻小蝸牛!那只可憐的小蝸牛發現一個“巨大”的黑影向它蓋過來,慌忙縮進了殼裡。一瞬間,那隻小蝸牛當即被踩得粉碎!那個大哥哥冷笑了一聲,走了,得意洋洋地走了,驕傲地走了,還吹著口哨走了。
那一剎那,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我感覺我的臉好像在被燒,在被刺,一種無名的羞愧湧上心頭。我和那個大哥哥可能就是唯一目睹小蝸牛死亡的人。我目睹著一個鮮活的生命被殘殺,卻無能為力。我為何要如此猶豫?如果我當時站出來,那隻小蝸牛可能就會活下來!周圍有很多人,那位大哥哥也未必可以打我、罵我,而那隻小蝸牛,就可以繼續快樂地生活下去。就算蝸牛是害蟲,但那也是一條活生生的生命啊!
回到家,我依然沉浸在悔恨之中。我悔,當時的猶豫不定;我恨,當時沒有勇氣站出來。我彷彿可以看到被踩碎的殼的碎片刺進小蝸牛的身體,我似乎可以聽見小蝸牛聲嘶力竭的慘叫聲!我竟然可以眼睜睜看著一個血腥的殘殺過程,而不去拯救那只可憐的小蝸牛!那隻小蝸牛,也許有一個美好的家庭,有它的爸爸媽媽,有很多的孩子,那些蝸牛,說不定在等待著它帶來很多新鮮的食物,一家子其樂融融地吃晚飯。我的猶豫,造成了多麼大的傷害啊!
從那之後,我再也不敢猶豫。正如“當斷則斷,不斷反受其亂。”這句古語,該果斷的時候一定要果斷,不要考慮那麼多的後果。猶豫不定,有時會對你有好處,但大多數時候,它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項羽因猶豫而沒有殺劉邦,最終被劉邦大敗;當年貝爾發明了電話,但他沒有錢繼續投資這項技術,於是他請當時美國的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投資,可是由於他的猶豫不決,失去了成為億萬富翁的機會。這些例子都可以看出猶豫不定的危害。
這次慘痛的教訓,我永遠銘記在心,它將時時刻刻警醒著我!
初二:伊麗偉拉
作文空間(www.ZuoWen.Space)專稿 歡迎分享推薦給你的朋友同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