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大自然的懷抱裡成長。大自然是很稱職的家長,不僅養育了我們,還把人生的哲學盡數傳予我們。她很擅長啟髮式教育,斗轉星移,花開花落,大江東去,這些無不給我們以啟示;就算是同一事物,也往往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在這紛繁複雜的大千世界裡,她最喜愛的教學道具,便是水。
狹長的峭壁縫中,一股細流靜靜地淌過,然後便珠串般地掉落懸崖,“啪啪”地打在岩石上,摔得粉身碎骨,化作粒粒水珠蹦跳著融入了小溪。就這樣不知過了幾千年,終於有一天,當細流一如既往地落到岩石上時,第一次沒有被摔得粉碎。似用珍珠串起的透明絲線,輕盈地穿過了岩石。原來在水滴下落的地方,出現了一個光滑的小孔。於是有人說,大自然是在啟示我們以柔克剛的道理,只要肯嘗試,滴水也可以穿石。
於是有人遵循啟示,準備來一個“繩鋸木斷”。但當他用長滿水泡的手握著最後一根即將斷裂的繩子終於鋸斷了木頭時,他看到的便不僅僅是水滴石穿的以柔克剛,更體會到了水滴的心聲:創造奇跡並不容易,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換來成功,有時還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愛迪生為了他的電燈做了上千次的試驗,無數個不眠之夜,無數次對著燒斷的燈絲搖頭,終於換來了萬家燈火通明。他不一定懂得以柔克剛的道理,但他一定懂得堅持與付出。
渺小的雨滴,潺潺的溪流,寬闊的河水,濤濤的江波,在經歷過驚濤拍岸與春江月明後都奔向了大海,大海將它們一一包容,或成為平靜的海面,或化作滾滾的波濤。於是有人說,大海包容了天地萬物,也因此而變得波瀾壯闊浩瀚無邊,這是在啟示我們要以包容之心接納周圍的人和物,海納百川,方能成其大。
於是人人都要做大海,都要“納百川”。可日復一日,沒有人“成其大”,當懷著雄心壯志的人們被激烈的競爭磨得身心俱疲時,終於不僅明白了海的包容,更懂得了百川的內心:團結才會產生力量,大海只有一個,更多的水只能做百川,只有肯奉獻小我,才會有大我的輝煌。
北京奧運會,志願者們的微笑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正是有了這千千萬萬的志願者,全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國的友好與進步。奧運的軍功章上,他們無法留下自己的姓名,他們只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志願者。他們不一定都有海納百川的胸襟,但他們一定都有奉獻的精神。
大自然的啟示博大而精深,只有細心觀察,多角度思考,才能體會個中意義。
水之韻,細細品,慢慢嘗,餘味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