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聽電台廣播說,北京的青年當中現在流行的一語:“找樂去喲!”一幫年紀輕輕的哥們無事喊上一句“找樂去”,便在雪後的大街上尋了一處,用腳把雪踏得結實、滑溜,然後站在一邊,向騎車路過的人直笑,笑得讓有些騎車的心裡發毛,稍不留意,車下一滑,摔個“狗吃屎”,那幫哥們便大笑不止。
此為何樂也?純屬無聊之舉。它反映了當前一些青年無所事事、百無聊賴的心態。此種害人之樂萬萬“求”不得,“求”之必遭白眼、斥罵。
我也熟悉另外一些年輕朋友。他們是求上的,但令人遺憾的是:某日,我跟一位同學閒談起馬拉多納,一位朋友忽然插嘴問道:“馬拉多納何許人也?”此番問話引得我與同學吃驚不小,大笑不已。據我所知,這位朋友整日埋頭於課本,電視與“閒書”是極少看的。我問他:“你就沒有枯燥的時候?”朋友答曰:“我非聖人,枯燥之時免不了,但我得顧及今後的高考、深造呀!”
我默然,在家長及老師眼裡,他可算是“求上”的典型,是個成績優秀、學習刻苦的好青年。可我覺得,他如苦行僧一般,將自己的青春年華完全鎖在書本裡,並非高明之舉。年輕人應該是朝氣蓬勃的,年輕人的生活應該是充實的,不能只把自己圈在課本裡。他們應該跳出這個小圈子。看一看外面的世界,看看世界是多麼美好,生活是多麼富有樂趣!
在很多人眼裡,“求樂”與“求上”是完全對立的,“求樂”者決不可能“求上”,“求上”者決不會“求樂”。我以為:此言差矣!現在,時興寓教於樂。求樂,須看求的是什麼樂。諸如上文所述之求樂,是一幕坑人的鬧劇。此種“樂”必遭眾人唾罵,是不健康、不文明之樂。而課餘打打球,彈彈吉他,春日裡野外踏青,秋天去觀賞紅葉,此為文明之樂、高雅之樂。這種“求樂”與“求上”有何矛盾?求得此種高雅文明之樂,調劑了精神,陶冶了性情,對“求上”大有幫助,求此之樂,何樂而不為呢?
求上,也須看怎麼個“求法”。我以為,所謂“上”,不僅是指學習方面的,還應包括人的品質、情操、能力等。這樣看來,“求上”的意義就廣泛了。整日埋頭苦讀而幾近書獃子者,活動活動,樂一樂,也許收穫會更大。說不定由於全面“求上”,你會獲取更多的知識,得到更多的朋友,受到更多的人的敬佩,從中你也將更感到世界之多彩,生活之樂趣。
可見,“求樂”與“求上”並非完全矛盾,須看“求”的是什麼,才能下定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