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國際環境相對開放。各種國家的文化交匯融合。過各種洋節日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多。這使得中國的傳統節日越來越不被重視。當今中國有很多的00後沒有見過龍舟,沒有見過艾草,甚至連像中秋節一樣的傳統節日是哪一天都不知道,現今保護中國的傳統節日,是我們每個人都肩負著重要使命。
中國的文明需要傳承,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5000年來造就的歷史的智慧結晶,每一個傳統節日都寄托著古人的美好願望。中秋節寄托著遊子對家的思念,端午節展現著勞動人民對豐收的喜悅。清明節體現了人們對過世的家屬們的哀思春節,表達了人們對明天美好生活的期盼,這些節日背後所存在的意義,絕不是任何一個洋節日能夠輕易取代的。
21世紀,隨著手機的上市,隨著QQ,微信,微博等一系列社交軟件上是各國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中國人越來越關注的事是萬聖節的南瓜,情人節的蛋糕,復活節的彩蛋,愚人節的各種惡作劇,聖誕節的聖誕老人,從而忽視了新年的福,端午的艾草,中秋節的月餅,這對於中國文化的傳承是一種損失,沒有了這些,我們也將逐漸失去自己的信仰,中國也將逐漸失去自己的特色。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在你身邊,而你卻在玩手機,春節,端午,中秋本都是讓身處異地的親人團圓的日子。現在隨著科技的發達,交通的便利,親人團聚越來越容易,但距離卻越來越遠,以往團圓之時,飯桌上只有恤短情吃飯喝酒的聲音。而現在卻多了一種聲音——玩手機聲,幾個年齡相仿的親戚,拿起手機一聯機便忘記了所有,也因此冷落了家裡的老人,各種團圓節日不再是談情敘事的地方,而是孩子們打遊戲,刷級,發說說博取點擊量的地方。
一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歷史文化隨著時間的沉澱和積累而形成的傳統節日,承載著古人們的美好願望,人們可以通過傳統節日看到古人的生活面貌,當節日不被人們重視,裡面所承載的文化內涵也將被人們逐漸淡了,中國文明古國的稱號也將不復存在。
我們要加強對傳統節日的宣揚,讓越來越多的人瞭解傳統節日,不要讓傳統節日成為歷史的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