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在書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要用文字來描述我身邊的環境。我隨筆寫下兩句:湘鄉——路旁垃圾成堆,街邊流氓成群!也許有人會說我不熱愛家鄉,那麼我會反問,是否我要將黑說成白,將是說成非,才算熱愛自己的家鄉呢?
“路旁垃圾成堆”,是講大家都很自私;“街邊流氓成群”是因為教育不當,治安管理不嚴而造成的。
自私的心理是人人都有餓,但過分的自私則是一種沒素質、沒教養、沒道德的“三沒”行為。“自私”不僅僅影響到湘鄉的發展,還關係到中國的強大;它並不單單只是我們湘鄉人的問題,而且還是我們中國人的問題。
舉個例子,如果中國的姓氏僅有“張”與“李”。張三的祖先是張氏,李四的祖先是李氏,他們本都是中國人,都是炎黃子孫,由於自私,中國人便有了兩條心:一條“張氏家族”;一條“李氏家族”。可想而知,《百家姓》雖已過時,但是若按“百家”來算,13億多的中國人,會分成多少條心啊?
我們既然都是中國人,都是炎黃子孫,說親切點,大家都是一家人。不論輩分,老一點的叫爺爺、奶奶,年紀大點的叫伯伯、伯母,年輕點的叫叔叔、阿姨或哥哥、姐姐……如果走到街上,誰都能這麼做,那麼我們還怕湘鄉不發展,中國不強大嗎?
“流氓”這一詞起源於何時,我不曉得,我只知道在社會主義社會仍然有那麼多,就特不應該了。
知道流氓是怎麼來的嗎?(以下文字、言語說的過狠的請見諒!)
首先,80年代到0年代開始抓計劃生育,流氓大多出生在“X代單傳”的家庭,在家嬌生慣養。開始上學後仍帶著那種“唯我獨尊”的“帝王之風”。從此,便開始形成了兩類流氓:一類“家管”較嚴,成績會拔尖點;另一類“家管”不嚴,成績會差得遠。但是,無論怎樣,從小沒有教育好,長大成流氓也是必然的。
義務教育是小學六年叫初中三年共九年。因此,成績不好的流氓又分,兩類:一類家庭條件好的,有關係的(走後門類)就跟著成績好的流氓一起升上了高中;另一類家庭條件不好的,被刷了下來從此成了真正的流氓。
;
至此,那些流氓到這裡已經“所剩無幾”了(只剩成績好的和家庭背景較好的)。現在的高中(學校)競爭很強,沒有哪所學校不希望用提高本校的升學率來招收跟多的優生,所以,優生是各校的搶手貨……
對於成績好的流氓,只要在學校不太耍流氓(不是鬧得太過分,即沒有鬧的天翻地覆),學校會一切從寬處理一切事情;對於成績不好的流氓,由於條件好,一般的小吵小鬧(與上括號同),校領導是拿他沒辦法的。
高中畢業後,抑或還沒畢業,剩下的這些流氓都將走向社會,便會危害一方百姓。假若他們觸犯了法律,那麼那些曾經成績好的流氓一定是個(貪)官,所謂官官相護,沒有幾個人能奈何得了他們;那些曾經成績不好的流氓,因為有錢,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也沒有幾個人能奈何的了他們。從此,流氓成群,社會將不得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