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學測國寫讀後感作文《明月當空照》_1000字

  上周看了電影《一輪明月》,講一代宗師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的成長、變化和經歷。

  “一輪明月”這個名字應該是來自一句禪語:水流元在海,月落不離天。明月皎皎,是參禪人內心明淨空靈的象徵。弘一法師一生如皎皎明月,品行、學識都足以照耀千古。

  看這部電影時我並沒有太多的感受,甚至有點反感這部電影——我本以為,既然是主角是一個禪師,電影自然要以“禪”為主,少不了傳燈、機鋒之類的。因為去年看過一本書《千古禪燈》,我也期待電影中有自古以來燈錄中大量記載的場景。可是這部電影卻不是我所期待的那樣,而是像一般的電影一樣記錄的他的生活、轉變等等。

  這幾天有時會想到這個問題,又隱隱感覺到我長期以來一個不太明白的問題似乎與之有關。儒道禪的一些書我都略有涉及,儒家比較實用,道家唯心的思想比較重,我淺涉的禪都重話語間的禪機。這三個特性是不協調的,以他們為指導的行為也會有很大不同。而我卻又想從一個統一的角度去理解三者、並指導自己的一些活動。

  我之前理解的禪宗是重視言語間隱含的禪意的,比如五祖看了慧能的那首詩就將衣缽傳給他,以後歷代的師徒相承也是通過一句話的內涵確定“開悟”的。參禪著之間的語言別人聽來是一頭霧水。難道這是禪的重點麼?或許是以前的理解還不夠深入,只是誤解罷了。

  回想以前看過的關於弘一法師的書、再想想電影中的事,我能感覺到在他的世界裡,禪只是平常之物。他不像古代的一些人浮華地空談道義,而是重品行修為,在平常生活中體現這些。自律、待人等方面他都做得很好。實際上古代的不少有修為人都是這樣的,我管中窺豹、未能識得真面目,注意了禪語而忽視了禪性和禪行。

  可以看出,弘一法師是一個非常務實的人,在精進自己佛學修養的時候,他不是一個因為“看破紅塵”、“憤世嫉俗”而出家的和尚。在出家之後他仍然心懷天下:他支持豐子愷救生畫冊的出版,他積極推動佛學的弘揚,在戰爭爆發後他鼓勵僧眾幫助世人。他離開了妻子朋友遁入空門的確令人難以接受,我就把這看作是他個人的思想追求吧,各人有各人的選擇。

  “行勝於言”,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只注重說話的內涵,更要重視在每時每刻落實到行動中。這就是於格物致知之後的修身、受戒誦經之後的持戒、上德不德的表現。

  看東西,也要以一顆平常心去看,不要刻意去看什麼或刻意去追求什麼。其實,所謂的法眼也只是平常眼、慧心也只是平常心。

  影片的主題曲是他出家前寫的《送別》,我也放在這裡作為結尾吧: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