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是夜裡照亮小路的路燈,它無時無刻不在幫助人們通過陰森的街道。相反的,惡是夜裡躲在路旁的壞人,晚歸的人可要提高警覺,以防「惡」的侵襲。
孟子主張人性本善。一個人唯有心存善念,才能引導別人走向正途。在過去,史懷哲放棄了原有的工作,不顧親友的反對,毅然決然到非洲行醫,如此捨己救人的精神,使他被後世稱為「非洲之父」;在現代,也許多的「無名英雄」,發揮他的愛心,造福社會大眾。因為有這些心存善念的人,社會才會如此的溫馨。
荀子則主張人性本惡。如果人的本質真是惡的,那現今社會會如何?善是無所不在的,惡也是。惡是善的相反,它代表著黑暗,代表著不純淨的心靈。一個人一定會保有惡的本質,但若是把本質表現出來,傷害了他人,更甚不知悔改,那他實在是成為「惡」的代表了!
雖然人們大多希望把「惡」斬草除根,但善惡是並存的,缺一不可,有善,就一定會有惡;有惡,就一定會有善存在,它們是互相的關係,故雖然希望只有善,但終究是無法永遠將惡拔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