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空間專稿 歡迎分享推薦給你的朋友同學們
書尤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劉向
在當代社會中,讀書成為了一種陶冶性情的良藥。不管是小說、雜誌、名著還是古文。都成為了人們陶冶性情之物,學習長才之本。
書籍是人類數百年來無數聰明才智的載體,它記錄著人類幾千年來的知識教訓。可隨時代的進步,更多的當代流行作品湧入我們的視野。絢麗多姿的畫面、詼諧幽默的語言,大膽創新的構思讓人們讀起來更省力,有興趣,吸收快。所以人們買來各種報刊雜誌,來“一讀解千愁”。可是這樣真的就能開闊我們的視野嗎?
新時代的文學作品彙入了許多當代社會成分。首先那些精美的排版就足以吸引了絕大部分人的眼球。可我們要知道,書是用“心讀”,而不是用“眼看”的。如果僅僅是精美的外表讓你把書當成了欣賞品,買回後,卻拋之腦後,如果是這樣,那書便大大流失了它最根本的價值。
再一個就是要選擇適合自己年齡段的,積極向上的書籍。如果我們閱讀了本不適合我們的內容,那心理和健康必將從中受害。總之,讀書能造就一個人,也能毀掉一個人,但不讀書,肯定是百害而無一利了。
那有人卻說了,自己選擇了歷史名著,卻艱深難懂,就好像是在浪費時間。久而久之,自己對讀書也漸漸失去了興趣。
如果你這麼想,那就錯了。其實不管是外國的名著,還是中國的古文,裡面所蘊含的哲理都是先輩們給我們留下來的知識精華。這裡面蘊含了許多現代人們所無法思考的問題。讀書裡的名人,也許剛好可以找到答案。看世界名人的作人處事,從中可以學到許多方法,對於明白事理,應是非常重要。可由於文章與我們的年代相距久遠的原因,許多的文言句式和用詞用句讓我們難以讀懂。但萬事也都有解決的方法。我們可以買一些帶有註釋,譯文或是適合我們這個年齡段的書版。剛開始最好不要選讀那些密密麻麻、艱深易懂的文字。首先要嘗試多去閱讀,慢慢提高文學修養和閱讀能力。久而久之,等通俗易懂後,便可再讀更深一層。
從而可見,我們讀書的內容不是肯定的,可我們要想博覽群書,就必須做到貫穿古今。也許有人永遠讀詩;有人只讀濃得化不開的散文;有人讀讀小說就夠了。可只有一部分人,在讀書的階梯上會一直不斷地走下去。所以我們要學習他們,在書籍中品味知識的博大精神,在書籍中培養內容的文雅得體,在書籍中開拓視野看大千世界,在書籍中學做人處事的方法道理,這也許是讀書的真正目的吧。韓愈也曾說過“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或?”所以,對於現代和古代書籍中作者的觀點和思想,我們也要“取其精華,去其槽粕”。
其他,均可如是觀。
山東省淄博市周村第一中學初三:黃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