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空間專稿 歡迎分享推薦給你的朋友同學們
言辭是行動的影子——德謨克利特。
人與人之間的,從最開始的肢體交流到對話溝通,同國家發展般進行著震古爍今的一次又一次的改革。談古論今,語言始終成為人們內心的表達和抒發,它是人們溝通的必行橋樑。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們進行溝通交流的各種表達符號。人們借助語言保存和傳遞人類文明的成果。語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徵之一。”這是它最簡要的詮釋。在浩瀚人海中,蘊含了許多語言,也隱沒了許多語言。每一種語言都成為了每一個民族重要標誌。就正如,我們從牙牙學語到能說會道,漢語一直如影隨形,成為我們的好夥伴。
時光流逝,歲月蹉跎,輾轉反側間我已成為一名有思想,有追求的中學生。在春夏秋冬裡成長的我,同我著這位如影隨形的好友看到過日出,聽見過雨聲。回想昔日的過往,心泉湧出了太多太多……
已忘卻那是人間幾何,默默冥思中,終於脫口而出,那一聲“爸爸,媽媽”引得數人歡樂,雖有些口齒不清,但短短四個字裡卻包含了:父母終日的期許和悉心的教導。也證實著我與語言的相遇。從此,我便開始漫長的語言之旅。
記得在懵懂的幼年時,幼稚園老師便讓我們學習識字,發音。從那時起,我對語言便有更近一步的瞭解。雖然,只學習漢語,但是,它的奧妙已是層次不窮。有一次,老師教我們念“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誰能分得清,請來試一試。”的繞口令。半晌,我就把剛學的四與十,同苦練的舌頭卷在一塊——南北不分。甚至,當人少時,邊念著邊比劃著,以便自己好區分。大概是一個星期後,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把這個繞口令念順了,通懂它的區別,那時喜悅中不免夾雜著歎息。
漸漸的,對這位“深不可測”的語言好友,產生了興趣,也就越想探究它的生平經歷。
逐步邁入小學大門,這位夥伴也不知何時起,開始變得絮絮不休。每當與同學交談,總會時不時冒出“語近指遠”這樣的話來,也許是由於,它也同我學到更多知識,懂得美化自己了吧!
在知識課堂中,那是一次記憶猶深的一堂課,因為它講的正是與我形影不離的朋友。當我再次翻開已有些泛黃的課本,看到作者王力寫道:“報刊上使用的語言更要認真推敲,反覆斟酌,不要以訛傳訛。報刊上的語言往往要被讀者倣傚,因而更應該強調準確性,規範化。否則,會在語言文字的運用上製造混亂。”這一小段話,忽然對我這個夥伴有了些拘謹。
回想起,一次與姐姐相約,因為臨時有些事情耽擱,我給她打了通電話,說到:我可能去不了了。第二天,姐姐來找我時,忿然作色,問我為什麼沒又赴約。我解釋道我告訴她可能去不了了。她仍板著臉說:“你能不能說得確定一點,‘可能’,我怎麼知道你是不去啊!”。我低下了頭,知道是自己交代不清,便默不作聲。
每想到那件事,又看到作者王力提到的語言應準確規範,總會有所感悟。在日常生活中,談笑語言成為我們樂趣的話點,總能讓我們樂以忘憂。但有些時候,也避免不了因為語言的不夠拘謹規範,給我們製造了誤會或爭執,甚至會給自己他人帶來禍患。
由此可見,我們的這位語言朋友,不可隨意褻瀆。只有我們把它作為真摯好友時,相互尊重,共同學習,才能共創美好。
天邊的太陽又將升起,我已牽起語言規範化的手,向光源邁去。那裡有我們欣欣向榮的未來,我們要去那裡尋覓,尋覓世間的陽光,尋覓未來的色彩,尋覓各個角落裡,它——語言走過的蹤跡……
福建省漳州二中初三:許淑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