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空間專稿 歡迎分享推薦給你的朋友同學們
一、中華美德
中華五千年的文明長河源遠流長,我們的祖先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貢獻了許多改變世界的發明與創造。中華文明是我們共同的驕傲,共有的財富,共擁有的語言,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跡”,是照耀中華數千年的“文明之光”在當代中國熠熠生輝,發揚光大。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養蠶業的國家。在桑蠶還沒有被飼養之前,我們的祖先很早就知道如何抽絲了。
祖國有巨大的文化成就:從四大發明到渾天儀,從《九章算術》到圓周率兀,從夏歷到《授時歷》。中國的文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分別是:“忠”——盡已報國的責任,“孝”——生生不息的愛心,“誠”——求真務實的品質,“信”——立身興業的基點,“禮”——人際文明的規範,“義”——人間正道的嚮導,“廉”——清白正氣的根基,“恥”——人之為人的底線。
我們小學生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待人誠懇,不欺騙說謊。
衣裝整潔,講究衛生。
感恩父母,不亂發脾氣。
珍愛身心,遠離煙酒賭博。
誠實守信,說到做到。
堅持閱讀,不懂就問。
熱情好客,舉止大方。
學會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尊際長輩,見面主動問好。
愛護公物,遵守規則。
“儉以養德”是諸葛亮的一句名言。勤儉節約不僅能積累財富,還能培養艱苦創業的精神和奮發向上的美好品質。
二、伴我成長
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為我們滋潤心靈,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
美德是一種風,溫暖而輕柔,可以讓我們生命中的微笑時時綻放;美德是一種雨,清新而營養,可以滋潤我們的心田,幫助我們成長;美德還是萬物中最美麗的那道陽光,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
前進的路已經為我們鋪好,下一步,就是要我們頑強的走下去,事在人為,我們首先就是要具備中學生的美德,具備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沒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別讓陋習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別讓陋習陪伴你度過最美好的人生!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我們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
三、文明美德:友情
阿拉伯傳說中有兩個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的某點他們吵架了,一個還給了另外一個一記耳光。被打的覺得受辱,一言不語,在沙子上寫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他們繼續往前走。直到到了沃野,他們就決定停下。被打巴掌的那位差點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來了。被救起後,他拿了一把小劍在石頭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一旁好奇的朋友問道:“為什麼我打了你以後你要寫在沙子上,而現在要刻在石頭上呢?”
另一個笑笑的回答說:“當被一個朋友傷害時,要寫在易忘的地方,風會負責抹去它;相反的如果被幫助,我們要把它刻在心裡的深處,那裡任何風都不能抹滅它。”
朋友間相處,傷害往往是無心的,幫助卻是真心的,忘記那些無心的傷害;銘記那些對你真心幫助,你會發現這世上你有很多真心的朋友。
在日常生活中,就算最要好的朋友也會有磨擦,我們也許會因這些磨擦而分開。但每當夜闌人靜時,我們望向星空,總會看到過去的美好回憶。不知為何,一些瑣碎的回憶,卻為我寂寞的心靈帶來無限的震撼!
四、文明美德:微笑的力量
每個人都可毫不猶豫的作出這一簡單動作——微笑,儘管毫不費力,效果卻非同尋常。
微笑,是友情的紐帶,無論是對朋友,還是敵人,或是素不相識的陌路人,送上你發自內心的微笑,顯示你的真誠的心田,顯示你純潔的心靈,顯示你靈活的處事。正因為有了微笑,我們的朋友才會越來越多,我們的生活才會豐富多彩。正因為有了微笑,我們的隔閡才會消除,我們的世界才會美麗。微笑,加深了我們的友誼,溝通了我們的心靈。
在生活的道路上,有父母的呵護,老師的教導,朋友的陪伴.他們的付出都是不需要用任何東西回報的:只要你在父母拚命賺錢汗流浹背的時候,送一個漂亮的微笑,他會覺得自己努力得到了回報只要你在老師忙於備課時,送去一個自信的微笑,他們也會覺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報;而朋友,你只要在他面對困難的時候給他一個鼓勵的微笑,他便能重新擁有戰勝困難的鬥志。這,就是微笑的力量.
五、文明美德:禮儀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金鑰匙
握手的時候,要注意手的左右,只能用用手,這是一種尊敬的做法,千萬不能用左手,如果不方便,必須表示抱歉。握手還要注意時間,不能少於1秒,也不能多於3秒。握手也得注意方向,如果是平等人的話,右手要豎起來,四支併攏,向前輕輕彎腰去握;長輩見小輩,應小輩的手心微微朝上,表示尊老;如果領導見職員,領導應該主動握手,職員的手掌也要微微向上;而男女握手更要女士先找男士握手。握手時的表情也要注意,握手表示友好。歡迎。祝福等;面部表情要和善,這才能配得上‘握手’這個動作。
禮儀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金鑰匙;不錯,它還是走向社會的名姓片;是通往人生的一座橋樑;試點亮人生的一把火;更是我們品德的點照。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髒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麼?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初一:邱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