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空間(www.ZuoWen.Space)專稿 歡迎分享推薦給你的朋友同學們
讀《三國演義》,不能不看赤壁之戰,其中關羽華容道放走曹操,人們皆稱讚關羽講義氣,其實細細地想,卻又不然。
以當時的情形來看,曹操已佔有長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區,又新得荊州,聲勢非常浩大,連孫權帳下著名謀士張昭都勸孫權投降。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關羽能捉住曹操,則劉備聲望大可提高。此時劉備若引兵北上,那麼鹿死誰手,尚不得知。劉備是漢獻帝的叔叔,又奉衣帶昭討伐曹操。關羽既是劉備的結義兄弟,則應助劉備討伐曹操,可關羽卻為了當初一點小小恩惠,就不顧兄長所托,放走了曹操,豈不是捨大義就小義嗎?關羽付漢獻帝所托,豈可為“忠”?關羽又因見“曹軍惶惶,皆欲垂淚,一發心中不忍”,遂放走曹操,此真大錯特錯!豈不聞“一路哭不如一家哭”之言嗎?關羽只為一念之仁,而導致後來一連串惡果,以此看來,關羽又如何可以被後人所稱讚呢?
華容道之事,關羽固然有錯,但軍事諸葛亮只因夜觀乾象,曹賊未合身亡,便“留這人情,與雲長做了”。諸葛亮五伐中原時,便說:“天道變易無常,豈可拘執?”為何他這次卻要順從天意放走曹操?以諸葛之才不會不知捉住曹操對劉備之作用,如果諸葛令劉封,關平,周倉等將守華容,也未必捉不到曹操。三處埋伏中以華容為最重要,操兵遠行到此,必然人困馬乏。以張飛趙雲之勇,必能捉住曹操,何不將三人埋伏之處略加調整,令關羽守烏林,張飛把守北彝陵,趙雲埋伏在華容。而諸葛亮卻等關羽放走曹操之後,才欲斬關羽,經過劉備說情後,方權且記過。既知今日,何必當初?諸葛亮是不是因為關羽是劉備之弟,又慷慨陳詞,立下軍令狀,無可奈何,便派關羽守華容,為逃避責任,遂假托天象呢?我們並不清楚,只能做個猜測。
由此看來,無論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要從大局出發,不能因為個人而使整個集體承受損失。特別是關鍵時刻,更要謹慎小心,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南陽市十九中初一:孫玉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