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借書一事論古今”。
打開一本書,就好像輕輕感受到淳淳楊柳風,撲面而來;就好像慢慢感受到濛濛杏花雨,從天而降;就似乎全新體驗到帶給你的輕鬆與快感。
古詩人言:“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修養精湛,表現在外自是雍容的氣度,出俗的談吐,臉上洋溢的亦是灼人的光華。
那麼,古人究竟是如何讀書的呢?明朝著名散文家、學者宋濂自幼好學,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寫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讚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宋濂很愛讀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總要刨根問底。曾經,他為了弄清楚一個問題,竟冒雪行走數十里,去請教已經不收學生的夢吉老師,但老師並不在家。宋濂並不氣餒,而是在幾天後再次拜訪,但老師避而不見。因為天冷,宋濂和同伴凍得夠嗆,他的腳趾都被凍傷了。當宋濂第三次獨自拜訪的時候,不慎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當他幾乎暈倒在老師家門口,老師被他的誠心所感動,耐心解答了宋濂的問題。後來,宋濂為了求得更多的學問,不畏艱辛困苦,拜訪了很多博學之人,最終成為了聞名遐邇的散文家!朱元璋稱其為“開國文臣之首”。
說到這裡,我想問一問,在當今社會我們中學生又是如何讓讀書的呢?有多少人能像宋濂一樣呢?當然,屈指可數。如今的學習環境不像古代,我們有寬敞明亮的教室,有現代化的教學工具,有和藹可親的老師。可是,又有多少學生悉心聽取老師教導,經常去請教老師問題的呢?當然,也為數不多。其實,離你最近的地方,路途卻最遠,最簡單的音調卻需要最刻苦的練習。我相信,“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中國上下五千年,源遠流長,可以說是“書”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古人總可以憑著自己高尚的品質,超脫現實,沉浸在書的海洋中。他們不追求這些物質的東西,他們追求理想和真理,是書讓他們得到了內心的自由和安寧。讀書更是一種修養。也許我們沒有宋濂那樣為了讀書而“刨根問底”的執著,沒有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境界,但我們無須慚愧,因為我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顆享受讀書的心。
讀書足以怡情,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讀書也是一種德行,在理性的引導下,讓你有一種享受讀書的態度。讀書更是一種放達,你可以漠然時間或空間,即使是驚鴻一瞥,也可執掌漫天光輝。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初二:孫心怡
作文空間(www.ZuoWen.Space)專稿 歡迎分享推薦給你的朋友同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