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國寫優秀範文敘事作文《近的是自然,遠的是人心》_1200字

  喜歡顧城,喜歡顧城的詩,喜歡詩中用覺與純真構建的自然世界,那是一個童話般的世界,浪漫中的憂鬱,散發著淡淡的哀愁。顧城筆下的自然,山川與草木、噴泉與河流、雪松與白樺……自然的一切,那麼近,那麼美,近的可以觸摸脈搏、感受呼吸。
  那是顧城心中的自然,而我們的自然呢?
  推開窗,除了高樓還是高樓。觸目所及,除了無盡的灰蒙還是灰蒙,一如那空洞的眼神。路邊的小草小花不見了,因為車輪的碾壓必然是不堪重負的,「春風吹又生」那只是美好的童話。天上的銀河不見了,因為城市的璀璨燈火與那灰蒙的天幕早已消解了牛郎織女相會的美好。正如顧城說:「天是灰色的,路是灰色的,樓是灰色的,雨是灰色的」,此時的自然,沒有綠色,沒有藍色,沒有紅色……有的,只是灰色。看似很近,因為陽光、空氣、流水、土地……依然在,依然近,但是,這是我們的自然嗎?我們還可以肆無忌憚地在一望無垠的綠色土地上奔跑追逐嗎?我們還可以彎下腰,用依然靈敏的鼻子去輕嗅那一抹淡淡的花香嗎?甚至我們還可以自由地呼吸嗎?自然,這麼近,但也那麼遠。遠在那青山白雲間,遠在那紅花綠草間,遠在那蟬噪蛙鳴中,遠在那流逝的夢境中。
  遠去了,遠去了,在不斷前行的路上遠去了!
  曾經,李健在《嚮往》中深情地吟唱「當春風掠過山崗,依然能感覺寒冷,卻無法阻擋對溫暖的嚮往」,而今天的我們,春風不再掠過山崗,雖然不再寒冷,但也失去了對溫暖的嚮往。陽光不再是我們獲取溫暖與希望的唯一途徑,我們有電燈,我們還有各種取暖設備,更罔談在清晨時分靜待那從朝霞中透出的第一縷晨光,在暮色蒼茫中依依惜別那海天一線處的最後一點微光。文明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讓我們對自然不再神秘,地理告訴我們陰晴雨雪只是大氣的運動與反應,生物告訴我們飛鳥走獸大多屬於哺乳類動物,物理告訴我們太陽只是宇宙中非常普通的一顆恆星。人類已經長大了,不再是那個碰到什麼都要問個「為什麼」的無知孩童,我們用科學的標準把自然條分縷析,我們開始變得越來越理性,固然,理性並不是錯,但是,我們卻失去了那面對大千世界時的那一份最初的衝動,那一份彌足珍貴的感性。須知,科學固然需要理性,但是,感知自然的美,感性依然不能缺席,因為,人心本是敏感而柔軟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因為對自然的瞭解,我們開始罔顧甚至無視自然,我們肆意的開山毀林,我們無節制的填海造田,我們希望每一寸土地都能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我們誤解了「人是萬物的尺度」,認為,人即是萬物的主宰,面對自然,我們開始侵佔、踐踏、破壞,結果,山林被推平、草地被剷平、江河被污染……所以,土地依然在,但花草遠去了;江河依然在,但魚蝦遠去了;天空依然在,但星星遠去了,而飛鳥,只能在天空掠過,卻永遠找不到那曾經棲息的樹丫。
  王開嶺說:我們唱了一路的歌,卻發現無詞無曲。我們走了很遠很遠,卻忘了為何出發。是的,我們走得太快太遠,卻丟失了感知自然的初心。就讓我們如顧城所言:用金黃的麥秸,織成搖籃,把我的靈感和心,放在裡邊,裝好紐扣的車輪,讓時間拖著,去問候世界。感知自然,需要一個敏感而純真的內心。
  自然,本來就很近,遠的是人心!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