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來,《論語》一直流傳著一個名為“侍坐”的故事。聖人孔子有弟子三千,中有七十二賢人,他們都有各自的理想。但卻因人而異:子路魯莽,冉有高傲,公西華謙庸,唯有曾皙理想遠大:“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以至於孔子都贊曰:吾與點也!
但是,很多人都說,曾皙目光短淺,理想平庸不足道。卻不知他的內心是充盈的,他以自身人格的完善為前提,以萬物各得其所為理想,其理想發自內心,切合實際,真正可行動,因而是高尚的。
而理想和行動,就如同引線和風箏,風箏能飛多遠,關鍵在於手中之線。而這條線,就是我們的內心願望、理想。我們的內心越是淡定,從容,就越會捨棄那些激烈的,宏闊的,張揚的,外在的形式;而去尊重安靜的、內心的聲音。如此,在我們的求學路中,求職路上,方能不失去自我,方能有所擔當,方能盡可能的做到最好。
回到曾皙的理想,他在天地開凍,萬物欣欣向榮的世界,安排一個洗滌自己、親近自然的儀式。實實在在的給內心一個安頓。這種安頓需要我們與天地合一,去敏銳地感知乾坤一切。它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理想是有根的,也讓我們在歲月的見證下,目睹了高遠理想帶來的亙古恆溫,生生不息的內在精神的偉大,莊嚴。尤其是在今天這樣一個後工業文明的社會裡,我們在每天忙碌的間歇裡,看一看千年前孔老夫子淡定的容顏,想一想自然中的鼓勵,給自己一點心靈的儀式,昇華我們的精神,保持我們良好的狀態,自然受益匪淺。
如此概括說來,理想就是給我們一個淡定的起點,給我們一點儲備心靈快樂的資源。不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該心懷理想,並且以我們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去完善、實現我們胸中的理想。因為有了它,我們翱翔九天蒼穹有了健壯的翅膀,搏擊萬丈波濤有了堅實的甲盾,人生通途,勢必擁有如海棠綻放的燦爛的千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