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就生活在三江侗族自治縣這個充滿詩情畫意、山清水秀的地方,而這裡的民族特色是那麼獨具一格,是那麼的富有神秘魅力。最讓我讚歎不已的非侗族的特色鼓樓莫屬了。
據2003年不完全統計,三江境內有鼓樓169座。我到過的也不過寥寥幾處。主要的鼓樓有:原來最高的九層飛簷的馬胖鼓樓、林溪鄉的亮寨鼓樓等。
2002年11月底建成的三江鼓樓可謂是“世界之最”--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鼓樓,也是現存鼓樓中“最年輕”的鼓樓。
這座鼓樓坐落在縣城河東的廣場上。它所在的方位屬三江縣城內較高地域,因此,無論你站在哪一個地點,都能把這座雄偉的建築一覽無遺。
鼓樓最外側是一片片的草地和一個個用水泥圍成的小花園,這樣的裝飾,更顯得這整個地方優雅、清幽。
外側地板採用的是不同顏色的鵝卵石鑲嵌成的稻穗圖案。我不得不佩服設計師們精湛的技術,一塊塊人們認為僅僅只是普普通通的石頭,設計師們卻把它們拼成了一幅完美的“稻香圖”。據說這些凹凸有質的石塊,還能給腳做按摩呢!因此,無論白天晝夜,都有附近的居民和旅遊觀光者們在這兒做“免費按摩”。
“稻香圖”的盡頭就是這座雄偉的鼓樓了。整個鼓樓以木材為主,因此,整個鼓樓都漆成與木頭顏色相近的金黃色。樓高約30米上下,共27層重瓴飛簷。下部是由四根大杉木柱組成中心框架,周邊配以24根杉木作為副柱,組成一個正方形廳堂。門的兩旁是用篆好的木柱和鏤空菱形的木板砌成的“窗牆”。門的上方是一幅雕工精美的“雙龍戲珠圖”,這幅圖佔了三層重簷,所以為了外形的美觀,也為了施工的合理,以上的樓層運用了“偏斜建設”--就是上面的樓層偏移下方的樓層的建設法。一二三層採用的是龍形飛簷,其餘24層都為飛角鬥拱亭簷。頂部的兩層亭簷上繪飾著花草魚鳥彩圖。從遠處望,整個鼓樓由下往上漸小漸圓,十分壯觀。
最早的鼓樓,是用來乘涼歇息的,所以一般鼓樓都是廳堂大,亭簷少的樣式。後來,侗族人民把鼓樓當成議事和娛樂的場地,於是,便把鼓樓改進得更加典雅美觀。三江鼓樓巧奪天工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更充分體現了鼓樓改良後的輝煌業績,也顯示了侗族人民偉大的智慧和力量。
三江鼓樓內部有樓梯通向頂樓,每上一層樓,看到的風景就愈廣愈美麗,要想試試“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你不妨登上這座著有“世界之最”的鼓樓!有道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嘛!如果你遊玩過美不勝收的程陽永濟橋;觀賞過景色秀麗的巴團風雨橋;遊覽過古樸迷人的馬胖鼓樓;可千萬別忘了還有別具一格,巧奪天工的三江鼓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