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空間(www.ZuoWen.Space)專稿 歡迎分享推薦給你的朋友同學們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這一句話,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可是,這句話真的是完全正確的嗎?我看未必。不知道在多少年前,我們所熟悉的、敬仰的前人因為這個思想,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三國時期,有一員大將在當時可是如雷貫耳,他持方天畫戟、胯下赤兔馬、頭戴金冠,他有著飛將、天下無雙的美譽;沒錯,他叫做呂奉先,亦就是呂布。在他脫離董卓後,麾下有一位足智多謀的人名叫陳宮,他是呂布唯一忠心的謀士,而在曹操進犯下邳的時候,呂布卻沒接納甚至沒有把陳宮的錦囊妙計放在心上。最終被曹操圍城三月,與忠心的高順陳宮一起死於曹操手下。一代無雙猛將,把自己的命運葬送在自己的不樂於傾聽的性格中。
當時的呂布就是死死遵從了“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這條“真理”;但他也因為這句話,把自己推上了絕路。如果他肯採用陳宮的計謀,曹操是不可能在短短三個月就把呂布的城池攻下,至少他的手下不會對呂布存有離心。
然而,在呂布死後,吳國出現了一名同樣姓呂的大將。他字子明,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呂蒙。呂蒙早期在吳國,是孫策的將領,以膽色為先;當時的他,只是區區一介武夫,也能像呂布一般,稱得上是有勇而無謀;當他遇上了東吳的賢君孫權後,孫權對他說:“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在孫權的勸導下,他養成了讀書的習慣。日積月累,他讀的書也就超過了一般有名望的學者了。直到一次,魯肅跟他研究國家戰事,魯肅本以為他只是一個武將,怎知,被呂蒙的才學給感染。後來,呂蒙攻心渡江取荊州、麥城施計擒關羽的成就把他推上了大都督的位置。
如果當時的呂蒙不理睬孫權的話,他就不會養成讀書的習慣;如果當時的呂蒙不讀書,他就不會得到當時的大都督魯肅的看重;如果當時的呂蒙不能得到魯肅的看重,他就不能以自己的計謀奪荊州、擒關羽,更不會登上東吳大都督的位置。呂蒙,傾聽了孫權的建議,也以那愛讀書的習慣,改變了他一介武夫的命運。
翻開塵封的記憶,我想起了以前……
當時的我,在和同學在閒聊;我,是作為一個聽眾,她,是作為一位哲學家;她在別人的例子中給我提出了建議:應該多為別人想想。這一句話,令我想起了一件很平常的事:學校下午放學後,在班裡留下的,除了當天有任務的人,還有一些留下做作業複習的同學。在離開班級之前,有的同學一手把燈全關了,轉頭就走,而有的同學就是看看還有誰留下,關掉其餘的燈,只保留著繼續自習的同學頭上的那一盞。她令我明白了為人處世的通用道理“多為別人想想”。而這個道理令我得到了比以前更多的朋友,這個道理,令我受用終生
傾聽這個習慣,它令我明白別人所知的道理,而這些道理,能令我的命運改變。
呂布,因為他那多疑而不樂於傾聽的性格斷送了美好的前景;呂蒙,因為傾聽了孫權的建議,改變了自己的習慣,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在這裡,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有自己的主見是好事,但不應該一味的遵守自己所想的,還應該聽取有智慧有才能的人的看法,如對自己有好處就應該聽取、吸收;我們應該請“傾聽”來做客,讓它長久的留在我們的心裡,不能讓它喧賓奪主,但也不能把它給漠視。要做到“走自己的路,且聽別人怎麼說”
初二: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