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作文易犯的毛病,歸納起來大致有如下十種情況:
一、察物不精,浮光掠影,以至作文時敘述描寫抽像空泛。
一位同學在《池塘雨景》中寫道:“池塘的四面圍著一些花草樹木。樹是各種各樣的,一片鬱鬱蔥蔥。花也是各種各樣的,五彩繽紛。”這段描寫就顯得有些空泛。空間有哪些樹,樹有何特徵,有哪些花,這些花的形態和色彩如何,都未能出來。不僅如此,它還未能扣住“雨”字。這都是由於觀察不細導致的。
二、語言乾癟,沒有文采,行文不夠豐滿。
例如有一篇題為《我的語文老師》的習作,其中有一段這樣寫道:“她長得比較標準,戴著眼鏡,說話聲音不大,總愛笑,我非常喜歡她。”這段文字,從語法上看顯然沒有問題,但從描寫人物肖像、再現人物音容笑貌的力度和效果上看,語言則欠修飾潤色的功夫,顯得比較平淡,缺乏生動性和表現力。
三、機械模仿,生搬硬套,沒有創新精神。
有一篇寫狀物的文章,其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種了這小東西,庭中就成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放學回來,不覺總要在那裡小站一會兒工夫。”這段文字,除了將葉聖陶《牽牛花》中的“工畢”改為“放學”,“小立”改為“小站”外,其餘文字幾乎雷同。這種依樣畫葫蘆式的仿作,與抄襲還有多大區別呢?當然,看到報刊上的一篇好文章,以啟發後,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用自己的語言寫出文章來,雖然這樣的文章不免帶有“仿”的痕跡,但對初學寫作的人來說,是值得讚許的。而那種把X或Y代進去的“仿作”,豈不是變成數學遊戲了嗎?
四、生造詞語,適用語彙,令人勞神費解。
例如:“我爸爸是位老師,對我的要求很嚴烈。”“他人老心不老,表示一定要為人民多服幾年務。”心上第一句裡的“嚴烈”,在詞典裡根本查不到,屬生造;第二句裡的“多服幾年務”,把“服務”拆開,屬割裂詞語。
五、言重詞復,不重推敲,不懂得錘煉字句。
例如:“到達目的地有三條路可走,即左路、中路和右路。左路和右路,路途較遠,走中路最近,所以左中右三路中,我們決定走中路。”顯然,這段文字嗦重複的地方不少,但如果能對其稍作加工錘煉,將其變成“到達目的地有左中右三條路可走,中路最近,所以我們決定走中路”,那就簡潔多了。
六、追求“文氣”,故作文雅,有譁眾取寵之嫌。
“太陽上山了”一句,本來非常通俗曉暢,也很簡潔,可有人竟將其寫成“一個圓圓射出金色光芒的紅紅的太陽,靜悄悄地從東山上探出臉兒來了”,以顯示自己博學多才。
魯迅先生一貫主張文章應該通俗易懂,要“從活人的嘴上,採取有生命的詞彙,搬到紙上來。”同學位應該從這裡獲得一點啟示。
七、前後牴觸,自相矛盾,不合思維邏輯。
例如,“我是一個十分頑皮的小孩,自小到大可以說都是這樣的頑皮”一句,既然前邊已經承認自己是個“小孩”,後邊怎麼又說“從小到大”呢?因此,前後牴觸,出現矛盾。
八、孤立寫景,無助主旨,為寫景而寫景。
例如,有一篇寫春節見聞的文章,其中寫道:“早晨一起床,看見天空陰沉沉的,好像滿有‘臉愁容。太陽不知躲到哪裡去了,北風嗚嗚地哭泣著。這時候,街上傳來鑼鼓聲,爆竹連天,人們都在歡度春節,多熱鬧啊!”作者願意是寫過春節的歡東,但開頭這段寫景,不但不能襯托主旨,相反牛頭不對馬嘴,還和主旨打起架來了。
九、淺吟低唱,孤芳自賞,缺乏在氣與豪放。
例如,有一位同學在一篇文章中這樣寫道:“亭子裡格外冷清,一個人走累了,便坐下來。這時,忽然想起李清照的一首詞來:‘風往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是啊,風物依舊,可人事已非。想著想著,不覺眼淚似斷了線的珠子簌簌落下。”確實,在一部分學生的習作中,淺吟低唱,孤芳自賞,成了他們抒寫的主調,而關於人生觀、價值觀的思考和介入,則“千呼萬喚”難睹面。這種柔弱的病態文風,應當引起我們的注意。
十、輕視標點,一逗到底,有的甚至王文不加標點。
例如下面的一段文字:“人人挑燈夜讀時,她已經上床睡覺,而人人要睡覺時,她便放聲地扯起呼嚕,大家都很憤怒,都紛紛地要捏她的臉。”這段話至少包含了兩個完整的句子,應把“扯起呼嚕”後的逗號改為句號才對。我們要重視標點,讓標點更好地為文章服務。